时间:2024-11-03 来源:网络 人气:
脑电图(EEG)是一种非侵入性技术,用于记录大脑的电活动。为了确保不同实验室和研究人员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,国际脑电图学会(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,IFCN)推荐了10-20系统电极法作为脑电图记录的标准电极放置方法。
10-20系统电极法最早由德国神经学家Hans Berger在1924年提出,用于记录头皮脑电图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,该系统已成为国际脑电图记录的标准方法。10-20系统基于人体解剖学标志,通过精确的电极放置位置,确保了脑电图记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。
10-20系统电极法包括19个电极位置,这些电极位置按照特定的规则放置在头皮上。以下是电极放置的基本步骤:
确定前后矢状线:从前额发际线至枕外隆凸(Inion)画一条直线,这条线称为前后矢状线。
确定鼻根(Nasion)和枕骨隆突(Inion):鼻根位于鼻子上方的两眼之间的凹陷点,枕骨隆突位于头后部的隆起位点。
确定左右耳前点(A1和A2):左右耳前点位于耳屏前颧弓根凹陷处。
放置电极:根据前后矢状线、鼻根、枕骨隆突和左右耳前点,按照10%和20%的比例放置电极。
10-20系统电极的命名规则基于电极所在的大脑区域和电极的具体位置。以下是命名规则的基本原则:
前缀字母:表示电极所在的大脑区域,如F表示额极(frontal pole),T表示颞极(temporal pole)。
数字:表示电极在前后矢状线上的位置,如Fp1表示额极中点至鼻根距离的10%位置。
后缀字母:表示电极在横位或侧位上的位置,如Fz表示额中点,Cz表示中央点。
10-20系统电极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,包括:
癫痫的诊断和治疗监测
睡眠障碍的诊断
神经心理评估
脑电图的研究和教学
10-20系统电极法是一种标准化的脑电图记录方法,它确保了不同实验室和研究人员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。通过精确的电极放置和命名规则,10-20系统电极法为脑电图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