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象阳光洒在绿意盎然的幼儿园里,孩子们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扮演着医生、护士、病人,他们用小小的身影,搭建起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“小医院”。这里,不仅是一个游戏场所,更是一个孩子们探索世界、学习成长的奇妙空间。
医院,对于孩子们来说,是一个既熟悉又神秘的地方。他们从电视、书籍或是亲身体验中,对医院有了初步的认识。在户外自主游戏中,孩子们将医院搬进了自己的世界,用他们的方式,诠释着对医院的理解。
“妈妈,医院是干什么的地方?”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午后的宁静。孩子们围坐在老师身边,好奇地询问着。他们的小脸上写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。
“医院是看病的地方。”一个孩子兴奋地回答。
“我去过医院。”另一个孩子自豪地说。
“我妈妈就在医院工作。”又一个孩子分享着自己的经历。
“我妈妈和我在生病的时候,就住在医院里,扎手了,很疼。”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讲述着。
“我去医院缝头了,我磕破头,缝了4针。”又一个孩子分享着自己的经历。
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,将医院的故事娓娓道来。在这个小小的“医院”里,他们不仅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,更在游戏中学会了分享、理解和关爱。
在户外自主游戏中,孩子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他们有的成为医生,有的成为护士,还有的成为病人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,诠释着各自角色的职责。
刘雨霏小朋友选择成为前台的小护士,她负责接待入院的病人,给他们先量体温,体温正常就可以进入医院看病。小病人进入医院,刘溪桐、王瑾玥、李惠欣负责进行口腔检测,把病人送到医生身边。
医生李宇晴和刘毅则负责诊断,他们根据病情,决定病人需要打针还是吃药。在医生的治疗下,病人逐渐康复,最后欢快地出院。
“杨浩博小病人走进医院,刘雨霏小护士给他测量体温后,进入小医院,刘溪桐拿着手电筒让杨浩博张开嘴巴,看了看口腔,然后把杨浩博送到了李宇晴医生这里。”一个老师这样描述着游戏场景。
“李宇晴让杨浩博躺在病床上,开始用针打在小手臂上,旁边的刘毅医生也过来给他打了一针,李宇晴医生说:好啦!”杨浩博跳起来出院啦。””
孩子们在游戏中,不仅体验到了医生、护士、病人的角色,更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、如何解决问题。
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通过户外自主游戏,孩子们可以锻炼身体、培养想象力、提高动手能力、增强团队协作能力。
在户外自主游戏中,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游戏主题、游戏角色,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,搭建游戏场景、设计游戏规则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,实现自我价值。
“户外自主游戏场地选择及材料投放要立足于幼儿游戏需要、发展需要。”一位幼儿园老师这样说道。
“教师要善于观察,给予幼儿适宜的回应与支持,并能科学地指导幼儿,促进幼儿全面发展。”另一位老师补充道。
户外自主游戏,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,更让老师们在观察、引导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。
在这个充满阳光的午后,孩子们在户外自主游戏中,用他们的方式,诠释着对医院的理解。他们在这里,不仅收获了快乐,更收获了成长。